一线观察|展期过半 “盛世修典”宁波特展为何热度不减?

2023-08-19 10:42:00     来源 : 央广网


(相关资料图)

02:07

央广网宁波8月19日消息(记者 俞烨 实习生 项语瞳 丁可)近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以下简称“特展”)举办,展期过半,这场盛大的艺术特展里依旧热度不减,前来参展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特展里藏了哪些精彩?跟着央广网记者的镜头一起一探究竟吧!

本次特展分为“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千古丹青 寰宇共宝”“创新转化 无界之境”“舶交海上 墨妙东传”四大板块。进入美术馆后,唐、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精品画作、重要名家代表作品的出版打样稿陈列在眼前,构成了一组精妙的“万画墙”,独立设置的“镜屋”中复刻了明清时期的诸多重要卷本,展品呈现和展厅设计都很特别。

“最受欢迎的就是这个被命名为‘光影丹青’的沉浸式展厅。它用到了我们现在最新的科技,结合了我们中国传统绘画里的水墨丹青,用新的科技方法营造出了几重画境,整个创意的出发点就是让观众走进画里、‘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宁波美术馆展览陈列部主任黄易锋向记者介绍道,作为展出热度最高的“光影丹青”展区,该区运用了空间音频、AI建模渲染等现代数字技术,呈现视听盛宴;展区的墙壁可以通过触摸点亮萤火虫、孔明灯,给游客们带来最新鲜特别、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当四面墙的投影开始播放画卷3D建模渲染后的影像,场馆内发出阵阵惊叹。人们似乎置身画中,穿越在山水林墨之间。播放到一部作品的尾声,游客们纷纷去触碰墙壁,用指尖点亮灯盏和萤火,升华光影丹青的浪漫,与画共情。

此外,“取像传真”部分的展出通过利用3D高保真数字测量与重建技术,等比例复制了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的代表性龛像等共10件(套),让这些不可移动的人文古迹跨越时空,绽放独特魅力。很多穿着汉服的小朋友和年轻人驻足拍照打卡,在这条长廊上体会到石窟之美。

“这个展览是从7月1日开始,截至目前,观众流量已经高达14万人次,志愿者的工作量也非常巨大。”宁波美术馆馆长张维萍告诉记者,展览至今已经接纳了庞大的观众流量,个人或团队等不同性质的看展观众络绎不绝,同时邀请了很多宁波高校的大学生担任讲解员,让观众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展出作品的信息,并提供更细致的看展体验。

“能够在宁波美术馆建馆18年的历史当口中,迎来‘盛世修典’这样一个大展,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以如此宏大的篇幅再现了中国绘画历史这样巨大的一个篇章。”张维萍馆长如是评价。

近百天的展期过半但依旧热度不减,这场特展用传统与现代的艺术交融,让文化与美的气蕴生生不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最新资讯

X 关闭